“这一阵的活儿太紧了,赶上玉雕节期间,各地的客商都来下订单,我们几乎天天加班,当然工钱也很丰厚,订单赶完以后,能休息好几个月呢!”5月16日,在镇平县城一家玉器厂打工的吴双对记者说道。这位来自晁陂镇草场吴村的务农青年,自从学会了“磨玉石”的手艺后,就到县城来“上班”,这两年赚的钱已经够娶媳妇了。
近年来,镇平县通过组织劳务输出、推进农村城镇化、发展民营经济等多种渠道拓宽农民增收路,使20万农民搭上了快速致富“新干线”。
镇平县千方百计筹资200多万元,建起了多功能、现代化的再就业技能培训中心和劳动力市场,努力让富余劳动力再就业。农民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,可随时到再就业技能服务中心参加玉雕、保洁、手工丝织等40个项目的就业培训。同时,还成立了劳务派遣公司,确保民工有序输出。目前,每年输出劳工达4万多人,仅荣升劳务派遣公司就组织培训2000多名民工到东南沿海的大小企业厂矿就业,每年挣回3000多万元。
鼓励农民“挂犁竖锄,洗脚出田”,进城经商。投入巨资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,城镇建房与市政基础设施配套相结合,经过近些年的精心打造,石佛寺、贾宋等5个中心乡镇已初具规模。到目前为止,我县小城镇建设已累计投资3亿多元,城区面积扩大了100余公顷,是1999年总建成面积的一半,吸纳了3万多农民进城镇务工经商。
发展壮大民营经济,鼓励富余劳动力到民企就业。近年来,全县积极采取培优扶强,集约发展,对骨干企业进行重点扶持等多项措施,鼓励民营企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,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,帮促民营企业“二次创业”,这些企业成为农民务工的好去处。目前,全县从事私营经济的个体户已发展到5万多户,民营企业近3000家,吸纳就业民工4万多人,从业人员年均收入5000多元。(李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