镇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(PPP)项目实施的通知
各乡镇人民政府、街道办事处,县政府各部门:
积极应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(PPP)模式,大力推动PPP项目落地,是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、破解项目融资难题、加快项目建设的重要举措。PPP模式已成为完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主要渠道。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实施,经县政府研究同意,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明确工作目标。2017年底前,争取有10个以上项目进入省财政厅项目库,签约落地项目不少于2个,引进社会资本投资额度不低于10亿元;2018年底前,入库项目不少于15个,落地项目不少于5个,引进社会资本投资额度不低于25亿元,有1个以上项目被评为省级以上示范性项目,PPP模式推广工作走在全市前列。
二、加强项目谋划。各部门要认真研究国家政策,结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,集中力量谋划一批项目。在资金体量上,包装大体量项目,更好吸引优质社会资本方投资;在项目规划上,选择符合我县中长期规划、重点是与百城提质建设工程相结合的项目;在风险控制上,选择项目建设内容成熟、资金来源及风险明晰的项目。同时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走向,在环境保护、农业、林业、养老等领域谋划包装项目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建立PPP项目库、金融机构库、咨询机构库、社会资本库“四库”体系,专人负责,动态管理。力争达到精准吸引社会资本、快速获取资金支持、享受优质咨询服务的目的,从而使我县更多PPP项目落地建设。
三、强化工作基础。要统筹协调,PPP模式推广运用领导小组要统筹指导PPP项目推进工作,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重点、难点问题;成员单位要各负其责,全力推进,真正实现在PPP运作中的跨部门密切协作,保障项目推进速度和质量;要借力发展,发挥我县PPP咨询库内咨询机构优势,对县政府已确定以PPP模式推进的项目,要选择咨询机构提前介入,提供可研报告、一方案两论证编制和绩效评价等全流程服务,推进项目规范高效运作;要加强学习,通过外出培训、专题讲座、印发资料等形式,提升各部门、各平台公司对PPP模式的认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,促进观念转变,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。
四、规范项目操作。要严格按照《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》(国办发〔2015〕42号)、《河南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(PPP)操作流程》(豫政办明电〔2017〕62号)有关规定,根据项目“识别-准备-采购-执行-移交”五大阶段19个步骤操作要求,细化工作流程,把好关键环节,切实提高项目操作的规范性、科学性。财政局要充分利用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PPP项目信息,参与省、市级推介活动,促进项目尽快落地实施。
五、分类有序推进。要认真测算、评估PPP项目对我县当前和今后年度财政支出的影响,严守项目支出责任不得超过预算支出10%的规定,使PPP项目数量、规模与财政承受能力相匹配。要按照项目进展情况,对已签订PPP合同项目倒排进度,抓紧时间开工;对已完成“一方案两论证”项目要快速推进,尽快进入招标阶段,力争早日落地;对已完成识别项目要尽快编制一方案两论证,争取早日包装入库;并同步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走向在不同领域包装项目。
六、严格工作考评。县督查中心、政府督查室要按照县委、县政府要求,建立考核奖惩机制,把PPP项目推进列入各部门年度目标管理,建立工作台账,按项目推进时间节点进行督查;财政部门要对PPP项目进展情况一旬一收集一通报一碰头,排比亮学,倒逼进度。遇到突出问题要及时汇报,专题研究解决。确保四季度全面掀起项目对接高潮,争取明年项目工作主动。
附件:
2017年11月17日
抄送:县委办,县人大办,县政协办。
镇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1月17日印发